CN EN

分享

江海共潮 风鹏正举 清华美院助力赣深高铁客站文化形象建设
2021.12.14

2021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京港高铁赣深段) 正式通车,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南北大通道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赣深高铁是赣粤东北部的一条经济大动脉,对缓解京九铁路南昌至深圳间运输紧张状况、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发挥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落实国家“中部崛起计划”、“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战略意义重大。

乐竞网页版登录入口,乐竞(中国)刘强副教授团队于2020年受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就赣深高铁广东段所涉8座铁路客站进行文化形象识别研究及设计优化工作 。

undefined

赣深铁路光明城站站房建筑

文化理念

赣深高铁广东段经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四城,8座铁路客站分别为和平北站、龙川西站、河源北站、河源东站、博罗北站、仲恺站、东莞南站、光明城站。

该线段所涉地区是岭南文化中客家文化与广府文化的融合地。客家文化源自于中原农耕文明,具有厚重的儒家文化背景;而广府文化源于海洋文明,“自外于国中”(梁启超语),有别于内陆儒家文化传统。集二者之特点,勤勉务实、开拓创新,既有崇祖尊礼的古朴,又有敢为人先的前卫是该线段地缘文化的底色。在这片土壤上,孕育出了以惠州为中心的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的东江革命根据地;亦孕育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精神的代表——深圳。

赣深高铁建设,带来的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江海共潮的时代——内陆城市与滨海世界级城市群之间江海同归,借高铁建设,打破地域壁垒,共享时代发展的大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到:“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内陆到沿海,从江西到广东,从河源到深圳——高铁速度风驰电掣,助力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度发展,大鹏冲天飞正高。赣深高铁广东段的设计优化工作全面围绕“江海共潮 风鹏正举”这一文化理念展开,强调古朴与现代的融合,以现代设计语言突出地域美学。

undefined

线路及各站文化理念

优化设计

01视觉传达

依据各站点地缘文化特色,将站名转化为其独特的视觉符号,并结合相关辅助图形,强化各站的品牌识别性。

赣深铁路和平北站玻璃纹饰应用

·东莞南站视觉图形设计

莞草编织是东莞人的骄傲,早在《诗经》就有“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东莞南站站名LOGO及辅助图形设计灵感源自当地的特色莞草编织,字体部分突出“连结”感,纹样部分以错落的线条来表现莞草的生命力和“编织”的创造力。

02公共艺术

龙川西站站点文化理念为“大路椎轮”,大路通大辂,指古代华美的大车,椎轮为无辐条的原始车轮,大辂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成,比喻事物的进化,由简到繁,由粗至精,后人亦称始创者为大辂椎轮。

龙川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置龙川县,是中国保留最古县名的县份之一。南越武王赵佗为首任龙川县令,在龙川县创立佗城,佗城治所是岭南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城邑,是客家人开发岭南最早的地区,也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

客家文化、岭南文化自龙川而始,客家人的迁入,带来了当时先进的中原文明,促进了广东沿海边陲之地的发展,近现代至今,广东在中国民主革命、新中国改革开放中始终领风气之先;龙川之于广东之发展如大路椎轮,广东之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亦如大路椎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龙川西站进站厅公共艺术设计应用

(效果图)

·龙川西站《大路椎轮》主题壁画

该站主题壁画采用金属铜锻造,兼具传统文化特性与现代材料特征。以竹简这种古老的书写形式为载体,以龙川从古至今的名胜为主要内容,将龙川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风貌徐徐展开于人前。

龙川西站进站厅12m*3m

《大路椎轮》公共艺术设计方案两幅

·龙川西站站名匾额设计

03公共设施及室内设计优化

赣深高铁广东段所建站房为中小型客站,针对其用户行为特点,就空间环境和公共设施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设计模式的介入。

河源北站、和平北站以及龙川西站

室内设计优化方案

光明城站、东莞南站以及龙川西站

四区一室布局方案

模块化候车座椅概念设计方案

儿童活动区设施概念设计方案

中小型铁路客站的建设是未来中国高铁网络建设及完善的重要版块,自赣深高铁建设相关的设计研究伊始,乐竞网页版登录入口,乐竞(中国)刘强副教授的研创团队将继续深耕于铁路客站用户体验提升的设计领域,并将中小型铁路客站的相关课题列为重点研究项目。

资料提供|刘强 工业设计系副教授

撰稿|路径 李隆潇

实景图片|中铁建设集团等

© 2024 乐竞网页版登录入口,乐竞(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乐竞网页版登录入口,乐竞(中国)

100084

© 2024 乐竞网页版登录入口,乐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