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分享

重磅丨泥塑(北京泥人张)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1.06.17

2021年6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公布,泥塑(北京泥人张)入选该项目名录。清华美院雕塑系教授张錩是泥人张笫四代传人。

活动现场

第一代张明山 《蒋门神》

第二代张华堂 《祘卦》

第二代张玉亭 《渔女》

第三代张景祜 《黛玉》

第四代张錩 《画皮》

第五代张宏岳 《卓文君》

泥塑(北京泥人张)作品

泥塑(北京泥人张)作品

活动展示作品

“泥人张”彩塑(北京支)相传六代,己有180年的历史。“泥人张”彩塑(北京支)第一代张明山取材范围,为肖像人物、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代表作品《木兰从军》现藏于北京颐和园,为国家一级文物。其风格特点为静中求动、静中求变、造型生动、色彩丰富、型色和谐统一。“泥人张”彩塑(北京支)第二代张华堂、张玉亭取材范围,为戏剧人物、民俗风情(三百六十行)。其代表作品为《祘卦》、《钟魁嫁妹》。《鈡魁嫁妹》现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其风格特点为刚劲奔放、动中求变。第三代张景祜在1950年受总理之邀从天津调到北京,先后工作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为他设置的泥人张艺术研究室从事传承、创作与研究工作。

活动展示现场

彩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彩陶文化,后因俑替代活人殉葬,使这种古掘质朴的塑造与彩绘结合的技巧奠定了隋唐以后的发展,而隋唐又在外来艺术的滋养中有了新的变化。从朴素到精练、从质朴到丰富,但又不秦汉以前的的神韵。宋塑,上承晚唐修长纤丽的传统,下啟元、明、清与民俗风情结合,更加发展。“泥人张”彩塑(北京支)就是在这历史流变和特定地域文化中孕育、繁衍,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美学追求和审美特征以及工艺技巧与造型规律。具有180余年历史的“泥人张”彩塑是深得中国百姓厚爱的民间艺术品,它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成就被世人铭记,徐悲鸿先生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对其做出过如此评价:“虽杨惠之,不足多也”。

活动展示现场

泥人张笫四代传人、清华美院雕塑系教授张錩表示,泥人张的传承人第一代张明山,第二代张玉亭、张华堂,第三代张景祜的艺术题材、艺术形式、艺术追求都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追求与变化,渐渐地形成各自的形式语言与技艺技巧,那么当下已经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泥人张”彩塑(北京支)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的当代“泥人张”一定要继承与创新地当隨时代发展而创新。

活动展示现场

作为“泥人张”第四代传承人,张锠继承了“泥人张”彩塑艺术传统,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众多艺术之长,形成了造型夸张简洁,形色和谐统一的现代装饰风格,对“泥人张”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张锠介绍,传统的“泥人张”技艺承载了书卷之气,亦有人物肖像绘画的技艺借鉴,塑造人物多取自民间生活,手法写形传神,兼具塑容绘质。张锠认为,艺术的传承是一个活态的传承,每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审美追求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泥人张”艺术也应该吸纳更多的艺术元素,与当今时代进行完美融合。

张錩教授

张錩教授在创作中

张锠的雕塑作品极具多元和创新,整合与重塑了泥塑的审美经验、创作理念与表现形式,使彩塑艺术在融合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民间艺术与学院艺术等方面形成了贯通。传统彩塑、装饰彩塑、陶瓷彩塑、浮雕、现代雕塑……形式多样的作品,使人们从多个维度,深刻感受到“泥人张”这一古老技艺的民族化精神和中国气派。张锠的艺术探索起步于“泥人张”这一泥塑艺术,但他并没有停留在泥塑艺术这一层面,而是利用学院这一探索与研究的平台,构建出自己从泥塑艺术到雕塑艺术当代性探索的一个更大格局,为传统“泥人张”艺术强筋壮骨。在题材、材料、功能方面,张锠做了大量的尝试。从流韵诗意的案头小彩塑、幽淡抒情的黛玉到童真惟妙的生肖,亦或是浪漫神异的聊斋、别出心裁的陶瓷彩塑,作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令人惊叹。家学、名师、才情、勤奋,这一系列因素构成了张锠在雕塑艺术上的格局与气象。在承袭父辈优秀技艺精华之余,他深刻感悟民族集体记忆与个人体验关系,并将之运用到作品创作中,同时吸收和提炼西方艺术风格特点,以传统为本,执中鉴西、吐故纳新,将东西方艺术融会贯通。

张錩教授作品

对于民族艺术,张锠呼吁人们不仅要更多地关注民族艺术与文化,更需要了解和认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积极的传承和延续。如今,张锠的许多学生传承并发扬着“泥人张”的技艺与精神,而张锠本人更是坚持在艺术道路上孜孜探索,不断创造。

泥土的母性

——为张锠先生作品序

泥土的母性是指它孕育、滋养生命的性质。它使无数生命的种子发芽且长成参天大树,循环往复,年复一年,以至无穷……当泥土的粘性、可塑性一旦为艺术家所掌握,则妙像叠出,创造智慧弥漫于造型中,并一代一代承传,此谓艺术生命之延续。其灵性、其精魂随艺术家指纹、塑痕而深蕴于泥土、折射于作品。

在近代中国雕塑艺术史上,“泥人张”彩塑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成就被铭记。徐悲鸿先生曾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专门著文记述,评价曰“虽杨惠之,不足多也”。传统的“泥人张”技艺承载了许多书卷之气,亦有人物肖像绘画的技艺借鉴,所塑人物多取自民间生活、风俗、文学与戏曲,手法写形传神,兼具塑容绘质。而“泥人张”第四代的杰出代表张錩先生在其家传技艺和学院体系的双重交汇中,领悟客观形态与主观形式,民族集体记忆与个人体验的关系,并油然将这种心得和理论升华注入自身的创作而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在“泥人张”艺术文脉上卓然有立,名闻艺坛。

家学、名师、才情、勤奋形成了张錩先生雕塑艺术的格局气象。先生自幼随父习研彩塑,精于传统人物创作。弱冠就学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受教于留法归来的郑可等老一辈先生,学习东西方传统雕塑的造型手法。而立之年执教于母校,后学院并入水木清华,任雕塑专业负责人、装饰艺术系主任、教授之职,在三尺讲坛辛勤耕耘三十余载,且刀笔不辍,勤勉有加,对于雕塑艺术探索不止,历时经年,渐成独具风貌的装饰意象特色。究其根本,其因有三,首为家学渊源,这根深蒂固的血缘文化是他与生俱来的艺术基因;次为得名师指点,那些洋溢着中西精华的雕塑经典乃为范本;三为学术背景濡染,中央工艺美院庞薰琹、张光宇、张仃等大师对造型艺术中装饰风的深刻研究和谙熟己成为学院传统,当它与现代设计结合必然将提炼、夸张、组合、适形等手段揉入雕塑创作,以精巧与妙思形成喜闻乐见的形式美学法则,并与内容形态的化而为一,展现出具有装饰艺术学派的作品面貌。毫无疑问,这也是“泥人张”近二百年历程中之所以显著地刻上张锠之名的重要因素。

浏览张錩先生那指间淋漓的泥塑作品,流韵着诗意的案头小彩塑,有幽淡抒情的黛玉,饱满喜庆的阿福,童真稚趣的生肖,浪漫神异的聊斋……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公共艺术创作则侧重以民族化的审美意识进行材料、空间、场域的探索与尝试。作品既涉猎名著的典雅,亦不乏当代的简约。由此可管窥张錩先生的创作历程与风格嬗变。其由早期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入手,继而揉入意象装饰情趣,尝试不同材质特性,风格为之一转。后不断涉猎当代及域外艺术营养,风格面貌渐次清晰。晚年又侧重于以传统为本,执中鉴西,形式美感、设计巧思均蕴含内敛,作品风貌又为之一变。由时间脉络理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可得见张錩先生在艺术上的心力探索,艺途追求。

细细品味张錩先生的作品,传统为其源流,在承传转换中拓展家学体系;发展即是延续,在创新交融中不断吐故纳新。既纵横捭阖于传统之间,又感悟贯通以当代审美,于东西方文化传统中游刃有余,融会贯通。惟其创新,才使得张錩先生的艺术作品萌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这也正是他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基石。

艺品芸芸,境界有别。有境界则为高妙,无境界则流于低俗。张錩先生多年抟泥悟心,写意传情,以人文关怀为依,融传统与现代为一,彰显出雕塑艺术的民族化精神,更体现了一种“技近乎道,以艺写神”的审美体验和中国气派。它是根植于中华美学精神母土上的新创造,是富有勃勃生机的艺术常青树!

泥土,春天的泥土,散发出油油的芳香,它的塑性,决定了艺术新生命的诞生……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雕塑院院长


资料提供:张錩教授 

部分图片来源于光明网

© 2024 乐竞网页版登录入口,乐竞(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乐竞网页版登录入口,乐竞(中国)

100084

© 2024 乐竞网页版登录入口,乐竞(中国)